一、擅自解除劳动合同有啥法律责任
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若属违法解除,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用人单位应继续履行;若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对于劳动者擅自解除合同,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如违反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约定,应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范围包括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以及因劳动者离职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等。总之,擅自解除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规定,双方都可能因此承担不利后果,应依法依规解除合同。
二、擅自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种情形。若用人单位擅自解除,属违法解除,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若劳动者擅自解除,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
三、擅自解除劳务合同会怎样
擅自解除劳务合同的后果需依合同约定和具体情形判断。若劳务合同中有关于擅自解约违约责任的约定,违约方要按约定承担责任,可能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从法律层面,若一方擅自解约构成根本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受损方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实际损失,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若劳务合同继续履行仍有可能且必要,对方也可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
擅自解除劳动合同所带来的法律责任不容小觑。用人单位擅自解除,可能需支付赔偿金、恢复劳动关系等。劳动者擅自解除,若给单位造成损失,要承担赔偿责任。比如,因劳动者突然离职导致业务停滞的损失。而且,擅自解除劳动合同还可能影响个人的社保、公积金等权益的连续性。你是否正面临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相关的困扰呢?要是对其中的赔偿标准、责任界定等还有疑问,别错过获取准确答案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读,帮你理清法律责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