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于:zha-ge.cn/java/95

从对象头到内存屏障:synchronized 如何实现原子性、可见性与有序性

有时候你写 Java,总觉得自己像个江湖上的镖师,左挡右护,不就想保证点安全么?可Java的并发世界水深火热,总掏点“锁”出来——尤其那只老生常谈的synchronized。今天就聊聊,它到底凭什么让多线程乖乖听话:啥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这把锁都给咱整明白了没?


那个关于锁的故事

说起来,初入江湖我也天真。以为synchronized真的只是个语法糖,平平无奇嘛,synchronized(this) { ... },进来转一圈就出去了,最多慢点罢了。但有一天,师傅咂吧咂吧嘴:“你知道这玩意到底怎么保安全的吗?光靠编译器?Dream on。”

一语点醒梦中人:synchronized既不是魔法,也不是纯忽悠。它是怎么“定海神针”似地,把线程按住的?


结果一探…对象头、Monitor、内存屏障统统蹦出来

乱翻资料时,冷不丁瞄到JVM里啥叫“对象头”(Object Header),再结合synchronized用法,谜团渐渐解锁:

  • 对象头里有Mark Word 别小瞧这玩意,线程拿锁全靠它做标记。什么轻量锁、偏向锁、重量锁,翻来覆去全在你对象头里搅和。

  • Monitor,实为底层功臣 JVM分配的Monitor对象,负责排队、唤醒、混合通知,像个勤快的门卫。

  • 内存屏障 这才是synchronized保障三大特性的底牌!每次加锁解锁,JVM都会在字节码里加上monitorenter/monitorexit指令,插入内存屏障,刷一遍主内存。

上一篇代码吐槽:

synchronized(obj) {
    // 可能同时有10个线程要用这个资源
    doSomething(); // 这里安全了
}

你以为这就是if(有人进来) { 等一等 }这么简单吗?No no no,实际 JVM 代码执行 roughly 是:

  • monitorenter: 检查/获取对象的Mark Word
  • JMM插内存屏障,强制刷新本地、高速缓存
  • 进代码块干正事
  • monitorexit: 改回Mark Word & 屏障,再放出去

踩坑瞬间

说个真实故事。某天我自信给counter++加上synchronized,性能稳得一批。

private int counter = 0;
public void add() {
    synchronized(this) {
        counter++;
    }
}

问题来了——老板疯狂问我为什么吞掉了“可见性问题”。什么鬼?代码里不是锁得死死的?

其实是我误会了锁的作用域——要命的时候发现,锁的是堆上的对象,对象头一切OK,但如果你给别的对象加锁,只保证持有锁的那段代码安全,可视野之外满是危险。

而且,可见性靠的不是你开的锁,而是加解锁那一瞬间的【内存屏障】。少了它,线程A看不见线程B刚写入的值,数据像“隔壁老王”一样神秘莫测。还有队友脑洞太大,直接用synchronized(new Object()),结果每次锁对象都不一样——等于没加锁,简直字节码水平的社会性死亡!


经验启示

这几年下来,和synchronized斗智斗勇,总结几点超实用经验,闪电给你划重点:

  • 锁不是万能——它只是阻拦线程、顺便在内存上来一波flush和sync。对象头混入Mark Word,JVM monitor做骚操作,底层比你想象得复杂N倍。
  • 记住:关键的可见性、有序性,主要靠JVM编译器偷偷塞的内存屏障。不是你肉眼可见的那个花括号。
  • 别用new Object()当锁,锁定class或其他全局唯一对象。
  • 小心死锁和性能瓶颈,锁的粒度、用法都很讲究。

最后,面试遇到“三大特性”,别只会嘴巴说“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好呀”——背后原理、对象头里藏的秘密,你得有点小故事,才敢拍胸脯说“我懂点门道”!


搞半天,synchronized其实江湖地位还挺有趣——它介于玄学和底层之间。谁说锁一定烂,关键看你会不会用,用得巧,JVM也会帮你省事。好了我去喝杯咖啡,写bug得趁热。

本站提供的所有下载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提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使用,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 如您发现有涉嫌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