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ETF每天吸纳比特币,远高于矿工产量,供需缺口正重塑比特币市场结构
(前情提要:Santiment 分析师:市场抄底声浪愈高,距离比特币触底可能愈远 )
(背景补充:比特币站回10.9万、以太坊突破4400美元,下週注意:非农报告、失业金、Fed官员谈话 )
本文目录
- 企业和机构买超四倍:缺口如何形成
- 鲸鱼效应:市场流动性快速枯竭
- 供应冲击的潜在路径
- 后续观察:机构化与比特币定价新框架
在 2025 年的加密资产版图里,比特币 (Bitcoin) 再度成为焦点。根据 River 的最新报告,企业、ETF 与政府目前每日合计买入远超过矿工平均每天仅产出约 450 枚 BTC。当买盘速度逼近挖矿产能的四倍,供需天平已明显倾斜,市场开始担忧「供应冲击」何时正式到来。
企业和机构买超四倍:缺口如何形成
River 数据显示,企业每天吸纳 1,755 枚 BTC,ETF 与其他投资工具则吸纳 1,430 枚,连政府机构也平均每天购入 39 枚。换言之,矿工释出的所有新币,加上额外近三倍的需求,统统被资本市场吞噬。此现象与 2020 年「第三次减半」后的供需紧张不同,现在驱动力量已从散户情绪转为机构资金。资本巨头持续以增持黄金的逻辑配置比特币,让流通量迅速收缩。
鲸鱼效应:市场流动性快速枯竭
根据 BitcoinTreasuries.net 统计,截至今年第二季,企业持有的比特币累计 368 万枚,佔流通供应量约 18%。其中,MicroStrategy 以 632,457 枚 BTC 稳坐「最大鲸鱼」宝座。公司执行长 Michael Saylor 长年透过场外交易 (OTC) 吸纳筹码,降低现货市场冲击。观察者 Adam Livingston 直言:
「MicroStrategy 的做法等同把比特币供给『人为地减半』。」
大鲸鱼长期「HODL」策略,直接让交易所储备降至仅剩约 205 万枚,创下七年新低。虽然 MicroStrategy 高管 Shirish Jajodia 认为,比特币日交易量逾 500 亿美元,「数十亿美元的购买不至于立即推高价格」,但持续性的吸收仍对流动性造成长远压力。
供应冲击的潜在路径
当可交易筹码愈来愈少,较小规模的买单就可能引发剧烈波动,这正是供应冲击的核心机制,而比特币在 7 月曾上探 123360 美元,市场预期年底有机会挑战 19 万美元。与此同时,比特币年化波动率相对 2023 年已下降约 75%,意味机构化资金带来一定稳定性,却也提高集中度与信用风险。例如,链上交易量下降,显示部分活动转移到闪电网路、Wrapped BTC 或 ETF 等链下解决方案,降低透明度。
后续观察:机构化与比特币定价新框架
华尔街的策略部门已将比特币视为「战略型储备资产」。在美国总统川普 2025 年就任后,监管态度与全球货币政策仍是左右资金流向的关键变数。若供应冲击最终发生,比特币估值模型势必重写:从单纯的「做多减半」叙事,走向深度资本市场的供需博弈。当新币开採无法追上机构吞噬速度,而交易所筹码持续下探,一个由长线持有人主导、流动性高度稀缺的新纪元已悄然逼近。
对比特币而言,这不再只是价格高低,而是谁能在有限供给中取得筹码、谁在资产负债表上率先将 BTC 列为核心储备。市场参与者如今面对的不只是下一轮多空,而是比特币可能跃升为全球多元资产组合中「数位黄金」的新常态。供需失衡的剧本,正于 2025 年快速落地,未来数季走向,将由这些深口袋机构的续买力,决定比特币能否真正跨入资产定价的新阶段。
不信以太坊年底 15,000 美元?解析Tom Lee预测史:三年内真有可能
渣打银行重申以太坊年底冲7,500美元:ETH买盘仍低估,币价回档该上车
趋势分析》以太坊ETH这週期能领先比特币?SharpLink看法非常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