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用户「每周都被绑架」,专家警告:中心化交易KYC外洩是主因

时间:2025-08-11 19:14:06来源:互联网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比特币用户「每周都被绑架」,专家警告:中心化交易KYC外洩是主因,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家示警:每週至少一名比特币持有者遭绑架,KYC 资料外洩成犯罪导火线
(前情提要:绑架勒索、绝命凶杀、连环案中案,五则币圈案件实录
(背景补充:绑架「抖音币圈炫富KOL」根本没钱,法国歹徒傻眼放人:比我还穷真可悲 

本文目录

  • 暴力「扳手攻击」频率翻倍,受害者不再只有巨鲸
  • KYC 成双面刃,外洩身分资料变成绑架清单
  • 投资人能做什么:隐私、物理与操作三道防线
  • 监管与社群须共寻平衡,技术创新仍待时间

 

特币在 2025 年屡创新高,吸引大量资金涌入加密市场;然而,与价格齐升的,还有对持有者人身安全的威胁。全球最大硬体钱包商 Trezor 的母公司 SatoshiLabs 创办人 Alena Vranova 在波罗的海蜜獾币会议直言,现在「每週至少有一名比特币持有者在全球遭到绑架」。此番警告,把加密世界长期被忽视的物理风险推到檯面上。

暴力「扳手攻击」频率翻倍,受害者不再只有巨鲸

根据 Vranova 的说法,所谓「扳手攻击」(Wrench Attacks)是指犯罪分子透过威胁或施暴,逼迫受害者交出私钥或当场转帐。

「我们看过仅因持有 6,000 美元比特币就被绑架,也见过为 50,000 美元而酿成谋杀案。」

链上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估算,2025 年相关案件数量可望比历来最严重的年份再翻一倍。这显示牛市不只垫高加密资产价值,也同步提高犯罪诱因,且目标早已扩散至中小投资人。

KYC 成双面刃,外洩身分资料变成绑架清单

Vranova 直指中心化交易所的「了解你的客户」(KYC)程序是风险根源之一。为配合监管,平台收集用户姓名、电话与住址;一旦资料库被入侵,敏感资讯就可能流入黑市。她指出:

「超过 8,000 万笔加密用户资料已在网路流传,其中 220 万笔含住址。」

今年 5 月,Coinbase 发生小规模洩露即包含住址资讯;6 月,Cybernews 披露一份整合 Apple 与 Facebook 等 160 亿组凭证的庞大资料库。当骇客将这些个资与链上资产分析结合,就能精準锁定高价值目标,形成一份近乎现成的「购物清单」。

投资人能做什么:隐私、物理与操作三道防线

面对威胁,仅守护私钥已经不够。专家建议建立三道防线:第一,强化个人隐私,避免在社群媒体谈论持币数量,并考虑使用非託管钱包或隐私币种。第二,提升物理安全,例如安装云端备份监视器、改变上下班路线与时间,降低被预测机率。第三,落实严格「操作安全」(OpSec),採用多重签名钱包、设定交易延迟、多因素认证,并为不同平台设置独立複杂密码。对高净值人士而言,寻求专业保全协助也是可行选项。

监管与社群须共寻平衡,技术创新仍待时间

当前的难题在于,KYC 与反洗钱规範有助抑制金融犯罪,却因资料集中反过来威胁用户人身安全。如何在「守法透明」与「隐私保护」间取捨,考验监管者与业界的政策设计。社群层面,用户必须主动提升安全意识,把良好操作习惯内化。技术上,零知识证明等新工具可望在未来提供更佳隐私,但距离普及仍需时间。眼下,这场围绕加密财富的攻防,注定是一场长期的拉锯。

在比特币价格不断刷新历史高点的 2025 年,投资人若想真正在牛市中获利,必须先与风险共舞。掌握安全守则、缩小数位足迹,才有机会在享受去中心化金融自由的同时,远离「扳手攻击」的威胁。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有网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可直接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