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肮脏的秘密免安装绿色版
5.12G · 2025-11-18
在本章中,我们将带你系统了解:
简单来说,变量就是用来保存数据的名字。
在数学中我们会写:
x = 5
在 Python 中同样如此。
变量 x 指向一个值 5,我们可以使用它、修改它、再赋值给新的变量。
可以这样理解:
你可以随时换掉盒子里的内容,只要标签还在,程序就能找到它。
Python 的变量创建非常灵活,不需要声明类型,也不用提前定义。
只要用 = 赋值符号即可:
a = 10
b = "Hello"
c = 3.14
解释:
a 是一个整数变量b 是一个字符串变量c 是一个浮点型变量Python 会根据赋值自动判断变量类型,这种特性称为 动态类型(Dynamic Typing)。
再看一个例子:
name = "Alice"
age = 25
print(name, "今年", age, "岁")
输出结果:
Alice 今年 25 岁
Python 解释器在运行时自动为每个变量分配内存并决定类型,非常方便。
Python 允许同时为多个变量赋值,非常简洁:
x, y, z = 1, 2, 3
还可以让多个变量指向同一个值:
a = b = c = 100
执行后,a、b、c 都等于 100。
在 Python 中,变量名的定义遵循一定规则。
1. 命名只能使用字母、数字和下划线。 2. 不能以数字开头。 3. 变量名区分大小写。 4. 不能与 Python 的关键字重复。
例如:
合法的命名:
name = "Tom"
user_age = 18
height_in_cm = 175
不合法的命名:
2name = "Tom" # 以数字开头
user-age = 18 # 含有减号
class = "student" # 关键字
Python 社区有一套官方命名规范 —— PEP 8,它不仅是语法建议,更是可读性标准。 好的命名习惯能让代码更清晰、更专业。
以下是常见的命名风格:
| 类型 | 命名示例 | 说明 |
|---|---|---|
| 变量 | user_name、total_count | 小写字母+下划线(snake_case) |
| 常量 | MAX_VALUE、PI | 全部大写,单词间用下划线 |
| 函数 | get_user_info() | 与变量相同风格 |
| 类 | UserProfile | 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PascalCase) |
Python 中有一些保留字(关键字),不能用作变量名。
这些词是语言内部定义的,如 if、for、class、True 等。
查看所有关键字:
import keyword
print(keyword.kwlist)
输出示例:
['False', 'None', 'True', 'and', 'as', 'assert', 'break', ...]
如果误用关键字作为变量名,会报错:
class = "student"
#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想让代码更清晰可读,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见名知意
不要用 a、b、c 这种无意义的变量名。
推荐使用 user_name、total_price 等有描述性的名称。
保持统一风格 整个项目中保持相同的命名方式,不要混用。
避免与内置函数同名
例如不要使用 list、str、id 等作为变量名。
否则会覆盖 Python 的内置对象。
错误示例:
list = [1, 2, 3]
print(list)
print(len(list)) # 仍可用
list("abc") # 会报错,因为 list 已被重新定义
临时变量可简写
在循环或数学计算中,短变量名(如 i、j、x、y)是可以接受的。
Python 允许变量在不同时间保存不同类型的数据。
x = 10
print(x, type(x))
x = "Python"
print(x, type(x))
输出:
10 <class 'int'>
Python <class 'str'>
这就是 Python 动态语言的特性——变量的“类型”由所赋的值决定,而非预先声明。
不规范的写法:
a = 10
b = 20
c = a + b
print(c)
改进后的写法:
price = 10
quantity = 20
total = price + quantity
print(total)
同样的逻辑,但第二段代码更清晰、更易维护。
= 进行赋值,Python 会自动推断类型。到这里,你已经掌握了 Python 变量的创建与命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