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泡网免费下载
104.91MB · 2025-10-13
1. 什么是Prompt(提示词)?在AI大模型语境下,它的核心作用是什么?
答案: Prompt是用户提供给大语言模型(LLM)的输入文本或指令,用于引导和激发模型生成符合期望的输出。它的核心作用是与模型进行通信,将用户的意图、上下文、约束和任务格式清晰地传递给模型,从而“提示”模型产生高质量、相关且有用的回应。可以将其理解为模型的“编程接口”或“操作指令”。
2. 解释一下“Zero-Shot”, “Few-Shot” 和 “Chain-of-Thought (CoT)” Prompting的区别。
答案:
****** Zero-Shot Prompting(零样本提示):** 直接给模型一个任务指令,不提供任何完成任务的具体示例。完全依赖模型的内化知识和对指令的理解能力。****
****** Few-Shot Prompting(少样本提示):* 在指令中提供几个输入-输出的示例(通常1-5个),让模型通过类比来学习并完成新任务。这有助于教会模型复杂或特定格式的任务。 *****
****** Chain-of-Thought (CoT) Prompting(思维链提示): 在Few-Shot示例中,不仅展示答案,还展示得出答案的推理步骤和逻辑过程。这尤其能提升模型在复杂推理(如数学、逻辑)问题上的表现。 ******
3. 什么是“指令微调”(Instruction Tuning)?它如何影响我们设计Prompt的方式?
答案: 指令微调是在预训练之后,使用大量(指令,期望输出)配对数据对模型进行进一步训练的过程。它的目的是让模型更好地理解和遵循人类指令。
影响: 经过指令微调的模型(如ChatGPT、Claude)对Zero-Shot Prompting的能力极大增强。我们不再总是需要提供复杂的Few-Shot示例,模型就能很好地理解并执行“总结这篇文章”、“用Python写一个函数”等直接指令。这使得Prompt设计更倾向于清晰、明确的自然语言指令。
4. 设计一个高效Prompt的关键原则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说明。
答案:
5. 请优化以下Prompt:“写点关于人工智能的东西。”
原始Prompt分析: 过于模糊、宽泛,没有指定主题、长度、风格、受众或格式。
优化后Prompt示例:
优化点:
6. 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Few-Shot而不是Zero-Shot?请举例说明。
答案: 在以下情况下应优先使用Few-Shot:
任务格式非常特殊: 需要模型输出特定结构的数据,如JSON。
任务定义模糊,难以用指令描述: 比如“写出有创意的产品标语”,提供几个“输入产品描述 - 输出标语”的示例比单纯指令更有效。
需要模仿特定风格或语调: 提供几个风格一致的示例,让模型模仿。
模型在Zero-Shot下表现不佳时: 作为提升模型表现的实用技巧。
7. 如何通过Prompt来控制生成文本的“创造性”和“确定性”?
答案: 虽然通常通过API参数(如OpenAI的 temperature
和 top_p
)来控制,但Prompt本身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8. 解释什么是“思维链”(Chain-of-Thought, CoT)Prompting,并说明它为什么有效。
答案: CoT Prompting是一种通过提示模型模拟人类逐步推理过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在Prompt中展示推理的中间步骤,而不仅仅是最终答案。
有效性原因:
9. 什么是“自洽性”(Self-Consistency)?它如何与CoT结合使用?
答案: 自洽性是一种对CoT的改进技术。它不再只生成一条推理链,而是让模型生成多条不同的推理路径(即多种“思路”) ,然后通过投票的方式从这些推理链产生的多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一致的答案。
结合方式:
10. 请解释“ReAct”(Reason+Act)模式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
答案: ReAct是一个将推理(Reasoning) 和行动(Action) 相结合的Prompting框架,用于构建智能代理(Agent)。
组成部分:
这个“思考->行动->观察”的循环会持续进行,直到模型得出最终答案。ReAct模式极大地增强了模型与外部世界互动和获取实时信息的能力。
11. 如果一个模型的输出不符合预期,你的调试思路和排查步骤是什么?
答案: 我会遵循以下步骤:
temperature
(创造性)等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对于确定性任务,应设置为0或较低值。12. 在构建一个基于RAG(检索增强生成)的问答系统时,Prompt应该如何设计?
答案: RAG系统中的Prompt核心在于让模型基于检索到的上下文回答问题,而非依赖自身知识。
关键Prompt设计模板:
设计要点:
13. 如何设计Prompt来实现“文本摘要”的功能?并针对“新闻摘要”和“会议纪要生成”两个场景给出差异化的设计思路。
答案:
通用摘要Prompt结构: “请为以下文本生成一个摘要:[插入文本]”
差异化设计:
新闻摘要:
重点: 提取关键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结果(5W1H)。
风格:客观、简洁、信息密度高。
会议纪要生成:
重点: 识别讨论主题、达成的共识、待办事项(Action Items)、负责人和截止日期。
风格: 结构化、注重行动项。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学习大模型,以下是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将帮助你从不同角度学习大模型,提升你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