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词英语
166.28MB · 2025-10-06
低代码平台的定位,就像是“咖啡机”:用户按几个按钮,就能得到一杯花式拿铁,但背后却是复杂的磨豆、萃取、打奶泡。
而 AIGC(AI Generated Content) 技术的引入,则相当于在咖啡机里加了一个“智能调配师”,不仅能调出拿铁,还能按照你的表情判断你是不是更适合一杯浓缩。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既底层又浪漫的话题:低代码平台如何驯化 AIGC 技术,并梳理其中的几个核心“接口与衔接点”。
集成 AIGC 技术时,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其实不复杂,可以总结为:
低代码平台最强的点在于图形化 UI。这里要做的事情是:
// 一个低代码平台里可能的 AI 调用“动作块”
async function callAI(userInput) {
const response = await fetch("https://api.deepseek.com/v1/chat", {
method: "POST",
headers: { "Authorization": `Bearer ${process.env.AI_KEY}` },
body: JSON.stringify({
messages: [{ role: "user", content: userInput }],
}),
});
const result = await response.json();
return result.choices[0].message.content;
}
底层逻辑很朴素:低代码平台只是提供了 UI 的入口,AI SDK 则是背后的“电话接线员”。
大模型天生健忘:它并不知道“订单表”和“库存表”的存在。
解决方式有两种:
例子:
const schema = `
数据库有两张表:
- orders(order_id, product_id, amount, date)
- products(product_id, name, stock)
`;
const userQuery = "哪些产品的库存可能不足?";
const prompt = `${schema}
结合用户问题: ${userQuery}, 请直接输出可能库存不足的产品名字数组, 用JSON形式返回`;
const response = await callAI(prompt);
console.log(JSON.parse(response));
这样,大模型就能接受“结构化语言培训”,不至于满嘴跑火车。
如果模型说“应该发通知”,那低代码平台如何执行?
答案是:把模型变成“决策者”,平台是“执行者”。
关键是:要求模型输出 结构化结果(比如 JSON) ,再由平台逻辑去匹配执行动作。
示例:
const prompt = `
你是一个业务智能代理。
输入数据: {"product":"书包","stock":3}
请判断是否需要操作, 用JSON返回:
{ "action": "alert" | "do_nothing", "message": "string" }
`;
const result = await callAI(prompt);
const { action, message } = JSON.parse(result);
if (action === "alert") {
notifyService.send(message); // 调用平台的通知组件
}
这就是典型的 AI 决策 + 平台执行,避免直接让 AI 操作生产环境,从而保证安全。
低代码平台的魅力在于“积木化”:按钮、表格、流程都能拼。
当你把 AIGC 引入时,它也应该成为一个组件或逻辑块:
这样,用户使用时就像拖拽一个“发邮件块”,而背后会调用大模型来决定发给谁、发什么内容。
两者衔接点,其实就是在“模糊和确定之间架桥”:
所以,如果把低代码和 AIGC 联姻写成一句广告语,大概是:
核心衔接点可以概括为:
这样,低代码平台不仅是工具,更是一个“AI 增强的业务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