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炭背单词免费
125.76MB · 2025-10-10
我们每天被各种AI新闻和黑话轰炸,收藏了无数“保姆级”教程,ChatGPT、Agent、Vibe Coding,听起来都很厉害。,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当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往往还是“撸起袖子自己干”。
为什么?
因为我们总觉得AI是用来干大事的,而我们遇到的,都是些“不值得”动用AI的鸡毛蒜皮。
但真正的效率提升,恰恰是从解决这些“鸡毛蒜皮”的重复性工作开始的。
今天,我想分享一个我的真实经历,如何用AI解决一个困扰我很久的小痛点,并把它做成了一个实用小工具。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让你也能开始用AI为自己“偷懒”。
作为一名开发者,平时需要用到 Git、NPM、PNPM 等工具软件。于是,我每天的例行公事就是:
这个过程不复杂,但每天都要重复,就像鞋里的一粒沙,不致命,但极其磨人。于是我决定:能不能让 AI 帮我做一个工具,让我一键切换代理?
启发: 用AI之前,先学会观察生活和工作的低效环节,痛点越清晰,解决方案越有价值。
很多人用 AI 时容易掉进一个坑:直接丢给 AI 一个模糊需求,结果得到一堆无效答案。 我的做法是:先拆流程,让问题清晰可见。把“人脑”操作,翻译成“电脑”流程。
在寻求AI帮助之前,我们得先让AI明白我们想干什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我们自己手动操作的步骤,一步步拆解出来。
手动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很好,这个流程已经非常清晰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需求文档”交给AI了。
我把需求分成了 4 步:
这样,AI 才能更精准地帮我写出对应代码。
在产品经理思维里,有个概念叫 MVP(最小可行产品) 。 我的第一个版本非常简单:
虽然简陋,但它让我 从完全依赖手工 → 有了自动化雏形。这就是 AI 的价值:能帮你快速起步,打破“空想”的阶段。
有了 MVP 后,我继续用 AI 优化:
最终,我做出了一个 代理配置管理工具 v1.0:
截图如下:
工具做完了,就结束了吗?不。
一个工具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否真的好用。
比如后续我发现由于家里网络问题,还会经常需要配置DNS地址。
于是,我继续把这些新需求丢给AI,让它在工具里增加了对“DNS”的支持。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验证、反馈、迭代的闭环。我们不仅是工具的使用者,更是工具的“产品经理”和“测试工程师”。
这个工具给我的最大启发是:
遇到重复的工作时,第一反应应该是:
如果你不会没关系,可以让AI帮你提供几种方案来进行选择,并且让AI帮你列出详细计划,久而久之,你会发现,AI 不只是工具,更是你团队里最靠谱的“虚拟同事”。
如果你也想用 AI 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参考这个路径:
你会发现,AI 不是遥不可及的黑科技,而是帮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利器。
这个网络切换工具,可能为我每天节省了仅仅一两分钟。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它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
当再遇到重复性工作时,我的第一反应不再是“忍着做完”,而是“我能不能让AI帮我偷个懒?”
这种“偷懒”的习惯,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为你节省时间,让你把精力聚焦在真正需要创造力的工作上。
从一个微小的痛点出发,通过拆解流程 -> AI生成MVP -> 产品思维迭代 -> 真实场景验证,我们不仅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完成了一次真正的AI应用实践。
AI 的价值,不是炫技,而是真正落地到生活和工作。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放下对AI的焦虑。忘记那些复杂的概念,从你身边最烦人的那件小事开始,尝试让AI为你服务。
当你成功地让AI帮你“偷懒”一次,你就会发现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世界。
你有什么一直想“偷懒”的重复性工作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我们一起探讨如何让AI帮你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