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xixi 11 月 10 日消息,科技媒体 Android Authority 昨日(11 月 9 日)发布博文,谷歌为安卓 16 系统引入一项名为“基于密度的粗略位置”的新隐私功能,旨在修复现有“大致位置”授权的一大安全漏洞。

alixixi援引博文介绍,安卓系统为保护用户隐私,提供了“精确位置”和“大致位置”两种定位权限。前者精度在 3 至 50 米内,适用于导航应用;后者则将范围模糊到约 3 平方公里,理论上能防止应用追踪用户。

不过该这一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漏洞:在人口稀疏的农村或郊区,3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可能只有少数几条道路或建筑物。因此,即便应用获取的是“大致位置”,也足以推断出用户的确切所在地,导致该隐私保护功能在特定场景下形同虚设。

谷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安卓 16 系统中悄然引入了一项名为“基于密度的粗略位置”(density-based coarse locations)的新功能。该功能的核心机制是动态调整定位精度。

系统会首先判断用户周围的人口密度,如果检测到用户身处人烟稀少的区域,系统就会自动向应用提供一个比标准“大致位置”更模糊、范围更广的位置信息。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了农村地区用户也能享受到与城市用户同等级别的匿名保护效果。

这项新功能在技术上通过新增“人口密度提供程序”(population density providers)来实现。这些程序通常由系统级应用(如谷歌 Play 服务)提供,负责评估特定地点的人口密度。

虽然谷歌已在系统中内置了相关代码,并在部分测试设备上启用了开发者标记,但目前尚无法确认该功能是否已正式向所有用户推送并激活。此外,谷歌还允许手机制造商(OEM)实现自己的提供程序,以适应无法使用谷歌服务的市场。

除了加强隐私保护,谷歌似乎也在同步研发更精准的定位技术。据消息人士透露,谷歌去年曾测试一个代号为“Bluewave”的新定位引擎。该引擎通过整合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原始数据和地面基站的校正数据,能将定位精度提升约 2.25 倍。

本站提供的所有下载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提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使用,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 如您发现有涉嫌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