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块内存的分配过程

在 PHP 的内存管理体系中,小块内存(small block)  指的是大小不超过 ZEND_MM_MAX_SMALL_SIZE(3072 Bytes)的内存请求。这类内存的使用频率极高,因此 Zend 为其设计了一套高效且精巧的分配机制为其设计了一套高效且精巧的分配机制。整体思想是“用少量的空间浪费换取极高的分配效率”。

整个分配流程可分为三步:

  1. 计算需要的 page 数量;
  2. 分配 page,并更新 bitset 地图;
  3. 格式化小块内存列表,形成可复用的链表结构。

目标是在尽量少的系统调用下,快速获得可用的小内存块。


1)计算所需的 page 数量

小块内存的分配逻辑,并不是“一次分配一个”,而是每次批量分配一串小块。原因很简单:小块使用极其频繁,如果每次都直接向操作系统申请,就会造成严重的性能瓶颈。因此 Zend 在启动阶段,就通过 ZEND_MM_BINS_INFO() 预先定义了 30 种小块内存配置。

num列

行号

size列

大小(Bytes)

elements列

每次分配数量

总大小(Bytes)

pages列

占用page数

page使用率
0 8 512 4096 1 100.00%
1 16 256 4096 1 100.00%
2 24 170 4080 1 99.61%
3 32 128 4096 1 100.00%
4 40 102 4080 1 99.61%
5 48 85 4080 1 99.61%
6 56 73 4088 1 99.80%
7 64 64 4096 1 100.00%
8 80 51 4080 1 99.61%
9 96 42 4032 1 98.44%
10 112 36 4032 1 98.44%
11 128 32 4096 1 100.00%
12 160 25 4000 1 97.66%
13 192 21 4032 1 98.44%
14 224 18 4032 1 98.44%
15 256 16 4096 1 100.00%
16 320 64 20480 5 100.00%
17 384 32 12288 3 100.00%
18 448 9 4032 1 98.44%
19 512 8 4096 1 100.00%
20 640 32 20480 5 100.00%
21 768 16 12288 3 100.00%
22 896 9 8064 2 98.44%
23 1024 8 8192 2 100.00%
24 1280 16 20480 5 100.00%
25 1536 8 12288 3 100.00%
26 1792 16 28672 7 100.00%
27 2048 8 16384 4 100.00%
28 2560 8 20480 5 100.00%
29 3072 4 12288 3 100.00%

这张表格定义了所有小块的分配策略。看似繁琐,但非常直观。

例如:

  • 当程序需要 5 Bytes 内存时,Zend 会选择比它略大的那一档——8 Bytes 档。一次分配 512 个小块,占用 1 个 page。
  • 当程序需要 1025 Bytes 内存时,会选择 1280 Bytes 档。一次分配 16 个小块,占用 5 个 page。

zend_mm_small_size_to_bin() 函数

在分配小块内存前,Zend 需要根据请求大小找到对应的配置行号(bin)。这由以下函数完成:

// 根据内存大小获取配置行号
static zend_always_inline int zend_mm_small_size_to_bin(size_t size)

在运行时,ZEND_MM_BINS_INFO() 表会被拆分成三个全局数组,以便快速查找:

bin_data_size[]  // 存放每档小块的实际大小
bin_elements[]   // 存放每次批量分配的块数
bin_pages[]      // 存放每档占用的页数

函数的逻辑非常高效:它会根据 size 快速定位到最合适的档位,然后返回行号。通过这个行号,就能从 bin_pages[bin_num] 得到需要分配的页数。


2)分配 page 并更新地图信息

分配链路如下:

zend_mm_alloc_small() → zend_mm_alloc_small_slow() → zend_mm_alloc_pages()

zend_mm_alloc_small() 函数

该函数是小块分配的核心入口,逻辑清晰简洁:

static zend_always_inline void *zend_mm_alloc_small(zend_mm_heap *heap, int bin_num) {
    // 如果有空闲的小块,直接取用
    if (EXPECTED(heap->free_slot[bin_num] != NULL)) {
        zend_mm_free_slot *p = heap->free_slot[bin_num]; // 当前空闲块
        heap->free_slot[bin_num] = p->next_free_slot;    // 更新链表头
        return p;
    } else {
        // 否则分配新的 page 串
        return zend_mm_alloc_small_slow(heap, bin_num);
    }
}

zend_mm_alloc_small_slow() 函数

当空闲链表为空时,系统会调用慢路径:

// bin_num 是配置行号,由 zend_mm_small_size_to_bin() 计算得到
static zend_never_inline void *zend_mm_alloc_small_slow(
    zend_mm_heap *heap, uint32_t bin_num ZEND_FILE_LINE_DC ZEND_FILE_LINE_ORIG_DC)

在这个函数中,Zend 首先调用 zend_mm_alloc_pages() 分配连续的页,然后更新每一页的地图信息:

// 第一个 page 存放配置信息行号,并添加 SRUN 标记
chunk->map[page_num] = ZEND_MM_SRUN(bin_num);

// 如果需要多个 page
if (bin_pages[bin_num] > 1) {
    uint32_t i = 1;
    do {
        // 后续 page 添加 SRUN + LRUN 双标记
        chunk->map[page_num + i] = ZEND_MM_NRUN(bin_num, i);
        i++;
    } while (i < bin_pages[bin_num]);
}

3)chunk 中的地图信息(map)

在 chunk 结构中,除了 bitset 外,还有一个 map 数组。它由 512 个 32 位整数构成,每个 page 对应一个元素,用于存储该页的“角色标记”。

#define ZEND_MM_LRUN_PAGES_MASK        0x000003ff // 低10位:页数或偏移
#define ZEND_MM_SRUN_BIN_NUM_MASK      0x0000001f // 低5位:bin编号
#define ZEND_MM_SRUN_FREE_COUNTER_MASK 0x01ff0000 // [16,24) 位:空闲计数
#define ZEND_MM_NRUN_OFFSET_MASK       0x01ff0000 // NRUN 页偏移

可以看到,这里大量使用位运算掩码,是为了在有限的 32 位空间内高效编码三种信息:标记位、bin号、偏移量。

截屏2025-10-29 21.08.46.png 段1主要用来存放ZEND_MM_IS_LRUN和ZEND_MM_IS_SRUN标记,只使用前两个位。 段2和段3用于存放两个数字,在不同的状态中用法略有不同。

page在使用过程中有的四种状态对应如下:

  1. 空状态:尚未使用。
  2. LRUN 状态:用于大块分配。
  3. SRUN 状态:小块分配的第一页。
  4. NRUN 状态:小块分配的后续页。

对应的宏定义如下:

#define ZEND_MM_LRUN(count)            (0x40000000 | count)           // 大块页
#define ZEND_MM_SRUN(bin_num)          (0x80000000 | bin_num)         // 小块首页
#define ZEND_MM_SRUN_EX(bin_num,count) (0x80000000 | bin_num | count << 16)
#define ZEND_MM_NRUN(bin_num,offset)   (0xC0000000 | bin_num | offset << 16)

4)格式化小块内存列表

当分配完一串小块后,Zend 会使用链表把它们串起来,以便后续快速取用。这是通过 zend_mm_free_slot 结构体实现的:

// 用于连接空闲小块的链表结构
typedef struct _zend_mm_free_slot zend_mm_free_slot;

struct _zend_mm_free_slot {
    zend_mm_free_slot *next_free_slot; // 指向下一个空闲小块
};

创建链表的逻辑如下:

// 计算链表的首尾地址
end = (zend_mm_free_slot*)((char*)bin + (bin_data_size[bin_num] * (bin_elements[bin_num] - 1)));
// 小块内存链表开头的指针,每个配置一个指针,共30个指针
// heap->free_slot[bin_num] 本身就是第一个元素,所以它里面的指针要指向第二个元素
heap->free_slot[bin_num] = p = (zend_mm_free_slot*)((char*)bin + bin_data_size[bin_num]);

do {
    // 每个元素的 next 指向下一个小块
    p->next_free_slot = (zend_mm_free_slot*)((char*)p + bin_data_size[bin_num]);
    p = (zend_mm_free_slot*)((char*)p + bin_data_size[bin_num]);
} while (p != end);

p->next_free_slot = NULL; // 最后一个元素终止

二、带安全保护的内存分配

除了常规分配方式,Zend 还提供了更安全的内存分配函数 safe_emalloc() 与 ecalloc(),它们在执行前会检测是否存在整数溢出风险。

调用链如下:

ecalloc() → _ecalloc() → _emalloc() → zend_mm_alloc_heap()
safe_emalloc() → _safe_emalloc() → _emalloc() → zend_mm_alloc_heap()

两者区别:

  1. _ecalloc() 会将分配的内存全部置 0;
  2. _safe_emalloc() 多接收一个 offset 参数,用于额外偏移。

源码如下:

ZEND_API void* ZEND_FASTCALL _ecalloc(size_t nmemb, size_t size){
    void *p;
    size = zend_safe_address_guarded(nmemb, size, 0); // 检查溢出
    p = _emalloc(size);                               // 分配内存
    memset(p, 0, size);                               // 初始化为 0
    return p;
}

ZEND_API void* ZEND_FASTCALL _safe_emalloc(size_t nmemb, size_t size, size_t offset){
    // 检测内存是否会溢出,并分配内存
    return _emalloc(zend_safe_address_guarded(nmemb, size, offset));
}

溢出检测通过 zend_safe_address() 实现:

// 检测乘加是否越界
static zend_always_inline size_t zend_safe_address(size_t nmemb, size_t size, size_t offset, bool *overflow){
    size_t res = nmemb * size + offset;              // 整数结果
    double _d = (double)nmemb * (double)size + (double)offset; // 浮点校验
    double _delta = (double)res - _d;               // 误差检测
    if (UNEXPECTED((_d + _delta) != _d)) {
        *overflow = 1;
        return 0;                                   // 溢出则返回 0
    }
    *overflow = 0;
    return res;
}

三、小结

在 Zend 内存分配系统中:

  • 巨大块(Huge) :直接系统调用,简单但慢;
  • 大块(Large) :以 page 为单位分配,适合中等规模对象;
  • 小块(Small) :批量分配 + 链表复用,适合频繁的小对象。

三种机制形成了分层架构:既保证了分配性能,又平衡了内存利用率。

如果你对 PHP 内存管理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希望我在后续文章中讲解具体的分配策略,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项目地址:github.com/xuewolf/php…

本站提供的所有下载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提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使用,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 如您发现有涉嫌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