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阅读app正版
24.91MB · 2025-10-31
大家好,我是 Sunday。
前几天刚结束的 ViteConf 2025,可以说是今年最炸裂的前端大会了。
Evan(尤雨溪)在大会中代表 VoidZero 团队(Vite 母公司) 宣布了未来生态裂的一系列规划,包括 Vite、Vitest、Oxlint、Rolldown、Nitro 等等
整个大会核心说了 5 件事情:
什么感觉?是不是可以嗅到一丝“野心”的味道?尤雨溪现在正在尝试通过 VoidZero公司来重塑整个前端生态链了!
这次大会的主角毫无悬念,就是 Vite+ 。
一开始很多人还以为这只是一个 vite 的最新版本(毕竟这几年 vite 一年一个大版本升级),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
结果,尤雨溪上来就直接说明:“Vite+ is not a version. It’s a platform.(Vite+ 不是升级,而是一整套平台。)”
是的。
Vite+ 是一个全新的统一命令行(CLI),它整合了开发中几乎所有环节的工具链:
更重要的是:它内置了缓存机制,并且首次支持 monorepo 成为项目中的 “一等公民”。
Evan 的目标很明显:他想让前端团队不再需要自己搭工具链。而是通过 vite+ 一步到位的完成所有的事情。
而这些事情只需要一条命令:
vite+ init my-app
听上去是不是很爽?
但是,也别高兴太早。
这样的一个工具,重点在于 收费。既 Vite 要走向企业订阅制模式,而不是传统的 开源免费使用的模式了
同时,作为付费的工具,那么 VoidZero将提供
也就是说:“Vite 的未来+,可能是开源核心 + 企业定制化。” 有点类似于目前 Docker 的运营模式
第二个重磅炸弹,就是 Oxlint 的正式插件支持。
如果你之前关注过 Vite 生态,那你一定听说过 Oxc :一套用 Rust 写的 JavaScript 工具链。
它的目标,是让前端所有「慢得要命」的工具(比如 Babel、ESLint、SWC、TSC)都变得快得离谱。
过去,Oxlint 虽然凭借 Rust 的高性能,在 lint 速度上吊打 ESLint,但有一个巨大缺陷:不能用 ESLint 插件。
也就是说,你虽然能享受快感,但要放弃社区几十万个 ESLint 规则。这几乎让很多大型团队没法真正迁移。
这次 ViteConf 上,Oxc 核心成员 Jim Dummett 带来了全场呼声最高的更新:Oxlint 正式支持 JavaScript 插件系统!
第三个重磅消息:Vite DevTools 正式亮相!
注意,不是大家熟悉的 Vue DevTools,而是一个面向所有框架的 Vite 构建调试工具。
它的目标很明确:让开发者第一次能「看见」构建发生了什么。
Vite 团队的核心成员 Anthony Fu 在大会现场做了一个 live demo:当他在浏览器中打开 DevTools 面板时,整个构建过程直接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第四个炸点:Nitro v3 。它的作用是 让前端彻底告别“没后端的焦虑”。
如果你用过 Nuxt,那你一定知道 Nitro 是它的服务端引擎。而这次,在 ViteConf 2025 上,Nitro 直接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Nitro 现在成为 Vite 插件,可以让任何 Vite 项目秒变全栈应用!
没错,不再需要单独搭后端服务、不再需要配两套部署流程,只要一个命令,你的 Vite 项目,就能同时拥有 API、SSR、Serverless 能力。
同时,这样的生态建设,也以为着 Vite 正式进入 Full-Stack 阶段。
过去 vite 就只是个前端打包工具,但是现在,它拥有:
这已经不是“工具生态”,而是一个 完整的前端操作系统 了。
最后一个重磅更新,就是:Vitest 4.0 宣布彻底告别虚拟 DOM 啦!
Vitest 的核心维护者 Vladimir Sheremet 在大会现场的主题演讲《The State of Vitest》中,公布了全新的 Browser Mode(浏览器模式),让测试代码不再运行在 JSDOM 或 happy-dom 这些「伪 DOM」环境中,而是真正跑在 真实浏览器内核 里。
这意味着,前端测试终于从“模拟世界”走进了“真实世界”。
我们都知道,以前大多数前端测试框架(包括 Jest)都是靠 JSDOM 这种轻量级 DOM 模拟库运行的。
它虽然方便,但问题也一堆,比如:
而 Vitest 4.0 选择了另一条路:不要再“模拟”浏览器了,直接放到真实浏览器里面跑。
尤其是 视觉回归测试(Visual Regression),Vitest 现在能在跑测试时自动截取组件截图,与基准版本进行像素级对比,检测出肉眼难以发现的 UI 偏差。
以前我们要靠 Percy、Chromatic 这类第三方服务,现在:Vitest 自己都能干了。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 ViteConf 2025,那就是:
从 Vite+ 到 Oxlint,从 DevTools 到 Nitro,从 Vitest 4.0 到 Rolldown,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个趋势,那就是:Vite 不再只是“快”,而是在构建一套完整、闭环、可商业化的生态系统。
这也符合 VoidZero 成立的初衷。
过去我们需要很多工具才可以做完的事情,那么以后可能只需要一个 vite 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