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xixi 10 月 1 日消息,浏览器开发商 Opera 于周二推出了以 AI 为核心的浏览器 Neon,该浏览器具备通过 AI 指令生成应用的能力,并可借助名为“Cards”的功能创建可重复使用的指令。此举使 Opera 加入了日益壮大的阵营,与 Perplexity、The Browser Company 等企业一道,致力于打造具备智能代理能力的浏览器。

Opera 早在今年 5 月就宣布正在研发 Neon,但当时该浏览器处于封闭预览阶段。目前,Opera 将开始向选定用户发送邀请,用户需每月支付 19.99 美元(alixixi注:现汇率约合 142.4 元人民币)才能使用该浏览器。

Opera 浏览器部门执行副总裁克里斯蒂安・科伦德拉(Krystian Kolondr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开发 Opera Neon,既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也是为了服务所有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 AI 的用户。如今,我们欢迎首批用户加入,与我们共同塑造智能代理浏览器的未来。”

这款浏览器包含几大核心功能模块。首先,其内置了一个基础聊天机器人,用户可通过对话获取问题答案。浏览器更具智能代理特性的功能名为“Neon Do”,能协助用户完成各类任务。例如,可以总结博客内容,并将摘要发布到 Slack 频道。由于浏览器能获取用户的浏览历史上下文,用户还可要求它提取上周观看的 YouTube 视频或昨日阅读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此外,Opera 这款新浏览器还能编写代码片段,助力用户创建包含表格与图表的可视化报告。目前尚不清楚用户能否将这些迷你应用分享给他人。

The Browser Company 旗下的浏览器 Dia 拥有一项名为“Skills”的功能,用户可像调用指令或应用一样重复使用某个 AI 指令。Neon 则通过“Cards”功能实现类似的重复性指令创建,其逻辑类似于 AI 指令领域的“IFTTT”(即“如果这样,那么那样”)规则。用户可将“提取详情”(pull-details)与“对比表格”(comparison-table)等“Cards”组合,创建新指令,用于跨标签页对比产品信息。与 Dia 类似,用户既可以自定义“Cards”,也可以使用社区创建的“Cards”。

Opera Neon 还新增了名为“Tasks”的标签页管理功能,该功能可将 AI 聊天内容与标签页整合为独立工作区。

在演示视频中,Opera 展示了 Neon 完成订购杂货等任务的场景。但以往经验表明,演示内容往往无法完全反映真实使用场景,尤其对于 AI 产品而言。这意味着 Neon 需在实际应用中证明其功能宣传的真实性。

本站提供的所有下载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提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使用,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 如您发现有涉嫌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