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 Cursor 1.6 更新了什么有用的功能?

Cursor 最近发布了 1.6 版本。这次更新虽然不算“翻天覆地”,但在工具性与体验上的提升非常实在。作为一个 Cursor 的重度用户,我把新功能 + 使用感受 +适用场景整理出来,给大家一个快速导览。

更多精彩Cursor开发技巧博客地址

关于你不知道的Cursor是一个系列,更多 Cursor 使用技巧也可关注公众号 AI近距离,也可加我微信 ai239Ni 拉你Cursor技术交流进群 系列历史文章

  • 1. 如何使用Cursor同时开发多项目?
  • 2. 你用 Cursor 写公司的代码安全吗?
  • 3全网最全 Cursor 配置指南:从入门到高效工作流!建议收藏
  • 4.你不知道的Cursor系列:使用 Cursor 不会这个超牛 MCP 还没用过吧!
  • 5.你不知道的Cursor系列:再也不用死记硬背 Linux/Git等 命令,终端 Cmd+K 来帮你!

一、主要新增功能一览(Official Highlights)

根据官方更新日志与社区反馈,Cursor 1.6 的关键新功能包括:

功能简介
自定义 Slash Commands(自定义斜杠命令)可以把常用 Prompt 保存成命令,存在本地文件 .cursor/commands/[command].md,在 Agent 输入框中输入 / 即可调用。
Summarization(对话总结)触发器当上下文对话变长、接近窗口限制时,自动做总结;也可以手动用 /summarize 命令触发总结来 “清理”上下文,保持对话清晰。
MCP Resources 支持加入 MCP Resources 功能,让服务器能共享上下文数据给模型,比如:项目文件、数据库 Schema、应用相关业务信息等。支持变量插值,使配置更灵活。
改进 Agent 终端Agent 执行 shell/终端命令的稳定性提升:修复之前卡死、不退出的问题;SSH 操作更顺畅;终端 UI 更流畅;当命令需要用户确认时,系统通知支持。

二、这些更新“用得上” —— 使用体验 + 场景分析

这些更新看似是“功能优化”,但放到实际开发场景里,能解决不少痛点。下面结合具体例子,看看它们能带来哪些帮助。

1. Slash Commands → 提高复用 + 团队协作

image.png 以前:
每次写代码,都要手动输入一长串 Prompt,比如:

或者:

输入几次还行,但时间一长,你就会觉得重复劳动很浪费。

现在:
Cursor 1.6 里,你可以把这些 Prompt 保存成 Slash Command,比如 /tsify/prdesc
以后输入 /,就能直接调用,省下无数重复输入的时间。

image.png

在团队协作中,大家还能共享命令模板。比如:

  • /fixlint:统一团队的 lint 修复风格
  • /commitmsg:生成符合团队规范的提交信息

这样所有人输出风格保持一致,也减少了“AI 帮我写的和你写的不一样”的尴尬。


2. Summarization → 长对话中保持上下文清晰

想象一下,你和 Cursor 在一个会话里 debug 一个复杂问题:

  • 一开始描述 bug
  • 然后粘贴了好几段日志
  • 再贴了函数调用栈
  • 最后让它帮你重构一部分逻辑

过了一阵后,你发现 Cursor 开始“答非所问”,或者忘掉了之前的上下文。这其实就是上下文太长导致的。

image.png

Cursor 1.6 新增的 Summarization 功能,可以:

  • 手动触发:遇到长会话接近限制,不想开新聊天,你也可以输入 /summarize自动总结清理上下文,让它帮你把之前的讨论压缩成要点。

这样,当你在一个长对话里设计 featuredebug 时,就不用担心“AI 忘了前面聊的是什么”。
尤其适合经常和 Agent 一起跑多步任务的场景,比如:

  • 先生成接口文档
  • 再写 API mock
  • 最后集成到前端代码里

每一步都保持上下文清晰,不会乱。

对于经常写复杂功能、要和 AI 保持长时间上下文的用户,这绝对是一个生产力增强点。

3. MCP Resources → AI 真正“懂”项目环境

这是我觉得是未来潜力更大的更新,但是发现晚上很多介绍 Curosr1.6 新功能的文章都忽略了这个模块,所以这里我详细介绍下这部分。

image.png

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下,因为很多人会和之前的 MCP 客户端能力混淆。

3.1 MCP 是什么?
  •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本身是一套协议,让模型能和外部工具、数据交互。
  • Cursor 就是 MCP 的客户端,可以通过 MCP 调用工具,比如读取文件、执行命令、调用 API
3.2 MCP Resources 有什么不同?
  1. 抽象层次更高

    • 以前 MCP 更像是“打电话”调用工具。
    • 现在 MCP Resources 是“资源注册中心”,你可以把数据库 schema、接口文档、配置文件等注册成统一的 Resource
  2. 访问更自动化

    • 过去你得人工 copy & paste 文档,或者显式调用“读文件”工具。
    • 现在模型只要知道 Resource 名称,就能直接取用,减少了人工介入。
  3. 支持变量插值

    • 你可以定义动态的 Resource,比如:
      /getUser {userId}
      
      模型只要传入 userId,就能查询到对应数据,而不是写死内容。
3.3 举个Resource实际例子
  • 以前
    你问 AI:“帮我写一个 SQL,把最近 30 天的订单按用户统计。”
    模型不知道数据库结构,你必须先贴 schema.sql,或者让使用一个 MCP Server 读取文件后传给模型。

  • 现在
    你把 schema.sql 注册为一个 Resource,叫做 project_schema
    模型在回答时会自动从 project_schema 里取结构,不需要你再人工操作。

再比如:

  • 问:“API /user/info 的返回结果里有 avatarUrl 吗?”
    → 模型直接从 Resource 里的最新文档查询,不再“想当然”。
3.4 Resource vs MCP Server 的区别
  • MCP Server:适合动态资源(API 调用、实时数据库查询、执行脚本),必须运行一个服务来暴露接口。
  • MCP Resources:适合静态或相对固定的资料(schema 文件、配置、说明文档),可以直接在 .cursor 文件夹中注册,免去自己写 server

换句话说:

  • 静态上下文 → 后面 Resource 就够了,简单省事。
  • 动态数据 / 交互式任务 → 还是得继续使用用 MCP server
3.5 拖文件 vs 注册 MCP Resource 的区别

可能介绍完前面的区别,你会说这些内容,每次问问题拖入到 agent 对话框就好了啊。继续看下面的例子你应该就能体会到它出现的好处了。

  • 拖文件 / 粘贴:一次性上下文,只在当前对话有效,下次还得再拖;而且文件更新后,AI 并不会自动获取最新版本。
  • 注册 Resource:长期上下文,AI 在任何会话都能使用;文件内容变化会同步;还能支持变量化调用。

举例:

  • 拖文件:你把 schema.sql 拖进去,AI 能用一次,下次还得再拖。
  • 注册 Resource:在 .cursor/resources/ 里写个配置,AI 在所有会话中都能访问 project_schema,始终保持最新,比如我们项目表的 scheam 有时候是会变化的。。
3.6 为什么我说Resource有用?
  • 更智能AI 能结合真实资料,而不是瞎猜。
  • 更省心:不用每次手动复制粘贴上下文。
  • 更灵活:通过变量插值,Resource 可重用,支持动态查询。

一句话总结:


4. 改进终端 → 更可靠的命令执行

image.png 还记得在 Cursor 1.5 或更早的时候吗?

  • 有时在 Agent 里执行命令会卡住不退出
  • SSH 连上去跑脚本时突然中断
  • 有时 UI 没反应,你以为没执行,结果命令其实已经跑了

这些体验非常让人抓狂。

Cursor 1.6 改进了 Agent 终端

  • 稳定性提升:脚本跑完整,不会莫名中断
  • SSH 交互更顺畅:远程调试时不卡顿
  • UI 更流畅:命令执行的反馈及时
  • 用户确认通知:当某些命令需要确认时,系统会提醒,避免误操作

比如:

  • 你在远程服务器上跑一个迁移脚本(涉及数据库),现在会提示确认,避免一不小心删库。
  • 你在本地跑构建任务,执行完能顺利返回,不会卡死在终端里。

这种细节优化,虽然不显眼,但在真实工作里却能极大提升可靠性。


三、小版本bug修复记录

image.png

本次 Cursor1.6 版本,还有一些小的bug修复。

image.png 其中有一个 1.6.9 Fixed MCP server connection issues 我自己感知还是很明显的。 在 1.6 版本之前,自己开发的 mcp server 经常出现启动 Cursor1.6 后,连接失败,显示红色点/黄色点, 之前的解决办法有时重启 Cursor。 升级以后,就一直是绿色链接成功了,之前被同样问题困扰过的小伙伴可以尝试升级到 Cursor1.6

四、还有哪些地方可能还不完善 / 期待进一步改进

任何更新都会有边界,这里是我观察到或者社区里讨论比较多,还可能继续改进的地方:

  • 自定义命令如果太多,命令管理界面/搜索/分类还不够便利,希望未来支持更好组织、标签或 UI 展示
  • Summarize 手动触发后总结精度或风格可能有时不符合用户期望,有可能遗漏某些细节
  • MCP Resources 的安全性/权限控制需要严格,项目中敏感文件(配置、密钥等)要谨慎暴露给 Agent
  • Agent 终端虽改进很多,但在复杂脚本、权限升降或特殊环境(比如容器 /远程 / Windows 特殊权限)还有可能偶发问题

以上知识我想到可能不完善的点,大家体验下来可以一起沟通,进我的 Cursor技术交流群,加我微信 ai239Ni 拉你进群


更多精彩Cursor开发技巧博客地址

关于你不知道的Cursor是一个系列,更多 Cursor 使用技巧也可关注公众号 AI近距离,也可加我微信 ai239Ni 拉你Cursor技术交流进群 系列历史文章

  • 1. 如何使用Cursor同时开发多项目?
  • 2. 你用 Cursor 写公司的代码安全吗?
  • 3全网最全 Cursor 配置指南:从入门到高效工作流!建议收藏
  • 4.你不知道的Cursor系列:使用 Cursor 不会这个超牛 MCP 还没用过吧!
  • 5.你不知道的Cursor系列:再也不用死记硬背 Linux/Git等 命令,终端 Cmd+K 来帮你!

五、总结

Cursor 1.6 是一次偏向“打磨”与“提升实用性”的版本,不求炫酷新功能,而是在真实使用中减少摩擦、提升效率。

如果你是 Cursor 的用户,以下几件事是推荐你赶紧试试的:

  • 设置几个你常用的 Slash Command(Prompt 模板)
  • 在一个长对话中试试 /summarize 看看效果
  • 启用 MCP Resources,把项目结构或文档传给 Agent,看它对内部项目问题的回答有没有更准确
  • 若常用终端/SSH/脚本操作,用新版本试试稳定性提升
本站提供的所有下载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提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使用,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 如您发现有涉嫌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