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市场已饱和,xBC仍有10倍以上的发展空间”。9月9日,在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的“2025年光伏新时代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介绍了光伏技术迭代与应用升级新趋势。

沈文忠指出,晶硅电池一直是市场主流,而且优势越来越明显,市场占比从2020年的95%提升至2024年98%以上,度电成本可达1美分/千瓦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除了硅料以外,银浆用量带来的资源瓶颈问题尤为突出。从银资源供需来看,全球每年白银产量约3万吨,其中50%用于工业领域,即便将所有工业用银全部投入光伏行业,也仅能支撑约1TW的光伏产能。数据显示,今年的银资源缺口将达到1万吨左右,因此银价上涨是必然的。目前,从银价已从2022年的4000元/公斤攀升至9000元/公斤。

针对这一问题,业界正致力于降低银用量,甚至实现无银化。长期来看,在未来五年内,行业有望用铜、铝完全替代贵金属银。其中,铜作为替代材料的研究已开展多年,但当前需重点解决两大问题,一是铜的氧化问题,二是确保铜金属钝化后电池的电阻率维持在良好水平,目前相关技术已取得一定突破。

他进一步介绍了几种电池技术路线发展情况,TOPCon作为当前主流技术之一,产量从2023年的105GW左右增长至2024年380GW,市场已趋饱和,未来趋势是与BC结合技术融合。

相比之下,xBC电池尽管产量较小,但近两年增长迅猛,产量已实现三倍提升,未来仍有10倍以上的发展空间。在今年SNEC光伏展会上,已有22家公司展示了BC相关产品,随着行业关注度持续上升,预计将有更多公司的涌入,未来有望与TOPCon平起平坐。

HJT电池作为另一种重要的光伏电池技术,当前发展不及预期,国际市场发展有望推动普及,发展的关键路径是设备降本,产业链生态发展。

此外,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的最高认证效率已达34.85%,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国内已有多家初创企业布局产业化,部分企业已建成10条以上、100兆瓦级别的中试线。但从实际进展来看,钙钛矿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量产效率偏低、成本优势不明显、稳定性亟待突破。沈文忠指出,单纯钙钛矿竞争力不够,与晶硅叠层发展是必由之路。

本站提供的所有下载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提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使用,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 如您发现有涉嫌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