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报导,欧盟正积极探索以太坊(Ethereum)与 Solana 等主要公开区块链(公链)网路,作为运行数位欧元的技术基础,而并非是像中国央行数位货币(CBDC)採用的私有区块链模式。
(前情提要:欧盟MiCA批准10家机构发行稳定币,唯Tether缺席USDT恐全面下架)
(背景补充:Ripple 抢滩欧盟,卢森堡成加密巨头抢滩 MiCA 新焦点)
根据《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报导,欧盟正积极探索以太坊(Ethereum)与 Solana 等主要公开区块链(公链)网路,作为运行数位欧元的技术基础,而并非是像中国央行数位货币(CBDC)採用的私有区块链模式。这一动向显示出欧盟在数位货币发展上,更加倾向开放、透明的技术框架。
公链与私链有什么不同?
公开区块链如以太坊或 Solana,其特点在于资料对所有人开放,而非仅限于授权实体,提供了更高的透明度与去中心化特性。早期设计的数位欧元,即延续了传统央行模式,採用中央伺服器或私有区块链,确保数位欧元的发行与清算完全可控。而转向公共区块链后,任何交易都将公开写入共享帐本,任何参与者皆可验证,消费者与商家也可直接透过钱包进行互动,这样做的好处是,开放架构有助降低开发与营运成本,并可与去中心化应用程式无缝整合,有助于提高欧元在 Web3 生态的可用性。
报导指出,参与数位欧元计画讨论的一位人士透露,公链已成为「欧盟官员现在更认真考虑的选项」。另一位知情人士进一步指出,若数位欧元採用私有区块链模式,将「更像是中国央行正在推行的模式,而非美国私营企业的做法」。
抵抗美元稳定币的扩张
与此同时,欧洲做出这一考虑的另一大缘由,则是因为欧洲对美国稳定币的快速扩张及其对欧洲金融自主性的潜在影响表达了担忧。尤其在川普政府积极推动美元挂钩稳定币的背景下,这些稳定币目前占据了全球稳定币市场 98% 的份额。为此,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 Piero Cipollone 早在今年 4 月就曾公开呼吁,透过推出数位欧元来降低欧洲对美国稳定币的依赖,可减轻其对欧洲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央行尚未正式确认是否确实考虑採用以太坊或 Solana 等公链运行数位欧元,这一消息若最终成真,将标誌着数位欧元计画的重大进展。公开区块链的应用不仅可能改变欧盟数位货币的技术架构,也可能对全球央行数位货币的发展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报导?
USD1 将上架 Coinbase,川普家族 WLFI 发行的稳定币会改变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