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智能诞生后的第二天会发生什么?

时间:2025-08-22 17:30:02来源:互联网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超级智能诞生后的第二天会发生什么?,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OpenAI发布Chat GPT-5,人类距离解锁通用超级智能又近了一步——这种智能体在认知能力上将远超我们每个人。当这一天临近时,我越来越担忧社会对此毫无准备,而原因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做个简单实验:询问身边人对AI的担忧,你会听到各种恐惧——从就业市场剧变、深度伪造扭曲现实,到少数AI巨头垄断空前权力。但关键在于,几乎没人认真想象过超级智能普及次日的真实生活图景。

超级智能为何令人士气低落

人工超级智能(ASI)指在规划、推理、解决问题、战略思考和原始创造力等方面全面超越人类的系统。它们解决复杂问题的速度,比最聪明的人类专家快上数天、数周甚至数年。这让我不寒而栗,但原因并非主流舆论渲染的末日场景。

恰恰相反,我担忧的是最理想状况下的风险——当超级智能既友善又强大时,反而可能动摇人类的核心价值认同。虽然ASI将带来诸多社会效益,但当我们意识到移动设备中的存在比自身大脑更聪明、迅捷、富有创造力时,这种认知将深刻冲击人类的自尊。

请诚实地自问:人类在这种新现实中会如何行动?我们会条件反射般地向AI助手寻求每个微小挑战的解决方案吗?更糟的是,我们是否会逐渐更信任AI而非自己的判断?

且慢——在回答前需要更新认知模型。当前人机交互仍停留在苏格拉底式问答(就像1966年《星际迷航》中柯克船长那样)。但这是过时的思维。新时代的AI助手将集成在可穿戴设备中,通过摄像头和麦克风实时感知环境,无需提问就能主动提供建议。

未来,AI助手将成为生活的"副驾驶",在每个节点用优化建议增强我们的体验。真正的风险不在于我们放弃思考就求助AI,而在于我们根本来不及思考——建议会直接涌入感官,塑造行为、影响决策、解决问题。

"增强心智"将重塑生活

我把这种框架称为"增强心智",它正通过AI眼镜、耳机和吊坠大规模渗透社会。这代表着移动计算的未来,已引发Meta、谷歌、三星和苹果的军备竞赛,它们争相研发能取代手机的情境感知AI设备。

试想:你在街头遇见同事却忘记其姓名,AI检测到迟疑便耳语提示;它还会建议你问候对方刚动完手术的妻子;而同事问候你升职情况时,可能也来自其AI的建议。

这究竟是赋能,还是人类能动性的丧失?

拥有全天候支持的AI确实像超能力——永不遗忘姓名、随时妙语连珠、即时识破谎言。但当你遇到的每个人都带着耳语AI时,我们究竟是在与人交往,还是在与指导他们的AI代理互动?(参见《碳约会》的有趣案例)

许多专家认为可穿戴AI会增强人类能力,但同样可能削弱我们的自信与存在感。人类智力本是物种骄傲的基石,但当我们在心智上相形见绌时,是否会沦为AI的应声虫?当AI实时机械解读我们每个体验时,这真的算赋能吗?

这些忧虑来自一个毕生研发增强人类能力技术的人。从早期增强现实研究到开发现代对话式智能体,我深信技术能扩展人类潜能。但面对超级智能,"增强"与"取代"仅有一步之遥。若不谨慎部署ASI,我们恐将越界。

Louis Rosenberg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先驱,长期从事AI研究,创立了Immersion Corp、Outland Research和Unanimous AI。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有网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可直接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