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智能手表压力数据与佩戴者真实感受几乎无关

时间:2025-08-12 15:00:02来源:互联网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新研究表明智能手表压力数据与佩戴者真实感受几乎无关,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alixixi 8 月 12 日消息,各位使用智能手表的用户,你会相信压力指数(Sensitivity Index)吗?英国卫报昨日(8 月 1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智能手表在监测压力方面效果有限,与用户自报的压力水平几乎无关。

针对智能手表监测心理压力的有效性,荷兰莱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展开深入调查,研究对象为 800 名佩戴佳明(Garmin)vivosmart 4 手表的青年,监测期长达三个月。研究人员通过每天四次自报问卷,记录参与者的压力、疲劳和睡意,并对比手表数据。

alixixi注:手表上的压力指数是指根据个人的身体指标,包括心率、脉搏、血压、血氧、睡眠质量等综合指标,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人在一定时间内的心理状态,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研究结果显示,智能手表记录的压力指数与用户自报的压力几乎没有关联。研究负责人弗里德教授指出,手表以心率变化为主要依据,但心率上升不仅源于压力,也可能因兴奋、锻炼等正面情绪而变化。例如,有参与者在健身或参加婚礼时被错误判定为“压力过大”。

在疲劳监测方面,佳明手表的“身体电量”(body battery)数据与自报疲劳感存在一定关联,但整体相关性依然较弱,Garmin 未公开其“身体电量”算法,但研究推测其主要基于脉搏和活动水平的综合计算。

相较之下,手表记录的睡眠时长与用户的主观睡眠体验关联更为显著。约三分之二的参与者在自报睡眠质量改善后,手表显示的睡眠时长平均增加两小时。尽管如此,手表只能记录睡眠时长,无法全面反映用户的休息质量。

研究团队认为,尽管可穿戴设备能提供部分有价值的生理数据,但在心理健康监测方面仍有限制。专家建议用户理性看待智能手表的数据,将其作为辅助参考,而非绝对依据。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如果有网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可直接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