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 宣布主网上线,主打解决 Telegram 庞大用户基础与以太坊 DApp 生态之间的技术断裂。由 Ethereum 资深参与者 Marco Monaco 领军,TAC 打造出一套名为 Ton adapter 的跨链框架,让 Ton 钱包用户无需跳转生态、也无需安装新工具,即可无缝使用 EVM DApp,目标是成为 Telegram 上最重要的 DeFi 入口。
(前情提要:TAC公共主网上线!$TAC上架Binance Alpha及顶级交易所,引领DeFi走向主流 )
(背景补充:TAC 获得 1150 万美元融资,将 DeFi 引入 Telegram 十亿级用户生态系统 )
本文目录
- 2012 进圈的 OG 为何想透过 TAC 将 EVM 生态引入 TON?
- TAC 让 EVM 无缝接轨 TON 生态十亿用户
- DeFi 引入 TON 生态,TON 代币成硬通货
- MetaMask 收入困境改善法:增加 TON 生态项目收入
- TAC 的 TON 适配器,让 TON 生态简单桥接 EVM 生态
- TAC 重要战场布局:让亚太 Telegram Mini App 生态再度百花齐放
- 2025~2026 TAC 重要计画及展望
每当提到 TON 生态的 DeFi 总会面临不好的使用者体验,这与 TVM 虽让 TON 生态拥有巨大的扩展性,但面临到 DeFi 却经常遇见塞车,但将 EVM 技术引入 TON 后将大幅改善该问题,并新增巨量的流动性进入 TON 生态系中。
BlockTempo 进行特别专访,将该系统引入 TON 生态系的 TAC 共同创办人、同时也是众多以太坊项目的共同创办人 Marco Monaco,与我们揭秘他们如何让 Telegram 10 亿的月活用户轻鬆使用到 DeFi 系统。
2012 进圈的 OG 为何想透过 TAC 将 EVM 生态引入 TON?
动区:感谢 Marco 抽空接受这次专访,我想谈论你建立 TAC 初衷和你本身的背景。
Marco:我很早期就接触加密货币,我在 2012 年时就发现比特币,在发现后我马上加入其生态,但早期除了挖矿及核心贡献者,没其他事可做。
我从 Vitalik 在 Bitcoin Magzine 上撰稿时就发现他了,而当他发布「以太坊」黄皮书时,我感觉「哇」,这才是真正参与的方法。所以我开始参与以太坊的许多事物,包含以太坊预售。
然后透过 Consensus,我更专注在加密货币上,也为些许项目提供顾问的服务,从 Consensu 后续我也致力于开发像基础建设或 MetaMask 等产品。也曾担任以太坊 Layer2 Linea 的共同创办人。
直到我遇到了 Pavel,他是 TAC 共同创办人,他和我说明了基本的 Telegram 的分布情况,然而我也意识到这是个大机会,因为不论有多好的技术没有分布就没办法成功。而在 Telegram 上却有 10 亿以上的活跃用户,且每个加密用户都在 Telegram 上,这就符合我对分布的理论,这就是我创立 TAC 的原因。
TAC 让 EVM 无缝接轨 TON 生态十亿用户
动区:我很好奇是什么促使你创立 TAC?
Marco:TON 开发者社群和 TON 核心团队,决定不用 EVM,这是件好事,因为 EVM 技术上有许多瓶颈。
而 TON 正在尝试建立一个为十亿用户服务的区块链,如果你採用 EVM,并只想专注在一个使用案例上就是「支付」,这对十亿用户来说,EVM 不够!他没扩展性,这会产生很多问题。
为了处理十亿用户的支付行为,他们提出了 TVM 技术,因为 TVM 有很大的可扩充性,可以处理十亿用户的支付行为,但在开发者生态上问题就很多。毕竟区块链的成功来自于流动性、用户和开发者。如没有开发者,大家都在浪费时间。
而看看 TON 没有 DeFi,为什么?因为 DeFi 是 EVM,当你讨论到 DeFi 时间证明才是最重要的,有流动性的人可以让这个应用程式运作。
但现在 TON 区块链的实用性却被严重忽视。因为区块链的最终效应是价值的转移,,价值转移就是支付、迷因币或 DeFi。如果没有 DeFi 区块链的实用性将少了三分之ㄧ。所以我们的解决办法是一个链抽象工具,可以让 EVM DApps 透过 TON 的交易被触发,这让 EVM 的开发者可以直接进入 TON,这让 TON 用户可以使用 EVM DApps 但不会注意到他不是 TON 原生的项目。如果可以让这些项目进入 TON 生态并接触十亿的用户那会是件很大的事情。
DeFi 引入 TON 生态,TON 代币成硬通货
动区:那 TAC 如何和 TON 区块链和 TON Telegram 生态系结合的?
Marco:我们发行了一条新链,这新链是一个执行环境,这条链是没有用户的区块链,我们称呼他为 TON 适配器。如果你在前端用我们的 SDK,你可以让 TON 用户连 TON 钱包并用 TON 上现有的资料来触发 EVM 程式码的执行。
不用跨链桥、不用另一个钱包,用户用 TON 钱包就可以使用 EVM DApp,他们根本不知道 TAC 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在 TON 上建立 DeFi。在 TON 建 DeFi 不只是 Curve Finance 可以进来,这证明在 TON 有基础建设。比起去到处宣传 TON 币价,我们直接引入 DApp 和流动性进来,让 TON 变成 DeFi 的硬通货。
MetaMask 收入困境改善法:增加 TON 生态项目收入
动区:你们在区块链或社群应用上的长期愿景是什么?
Marco:我相信 DeFi 是每条链的核心应用,但 DeFi 一直都是非常棘手的案件,但却是最重要的。
我在 Consensus 的时候,发现 MetaMask 在收入上并不多,而 MetaMask 的收入来源就是手续费,这手续费就是「分布」,而当 MetaMask 增加手续费后,就因为这样多了 3.3 亿美金的收入。但如果考虑到更多的「分布」包含 DEX,DEX 的 LP 也可以增加收入。
而对比 MetaMask,赚取的费用比起在 Telegram 上许多的 Mini App 收入来自于低廉的广告费,并不会带来很多收入。我们想让开发者们看看 MetaMask 透过分布作为槓桿,他们可以创在 3.3 亿美金的收入,为什么我们不开始做 DeFi 呢?而可以透过 Mini App 玩游戏的方式带来第三种收入方式,让用户不清楚他们在使用 DeFi 服务的情况下,帮 Mini App 开发者创造收入。
TAC 的 TON 适配器,让 TON 生态简单桥接 EVM 生态
动区:TAC 的产品定位技术设计是什么?TAC 可以怎么样在 TON 区块链上实现 EVM 可兼容。以及你们具体的计划是什么,不论是针对开发者或用户?
Marco:我们将 TAC 分为两层,一层为 Cosmos EVM,他处理 DPoS 和 TAC 代币的担保,这就是执行环境;第二层就是 TON 适配器,他是一个跨链框架,让你在 TON 发送交易,该交易却由 EVM 代码执行,在交易后也会将资讯回传至 TON 上,这不是 Layer2 这是和 SDK 互动完成的。
而用户该怎么样支付 Gas Fee?我们用了一个很优雅的办法,就是当用户在 TON 建立交易时,我们的 SDK 在 TVM 端模拟交易,所以我们知道交易实际上用了多少 Gas,而 TON 的技术又可以让我们降低 TON 的费用,因此用户付 Gas 来执行 TON 交易时,有 TON 验证费、TAC 验证费和 TON Mint 费用,这些都会以 TON 代币的方式来支付,我们会把这 TON 转为 TAC 代币支付 Gas。
TAC 重要战场布局:让亚太 Telegram Mini App 生态再度百花齐放
动区:很多 Mini App 都来自华语市场、开发者,像微信上的开发者,所以我想和你讨论关于亚洲,尤其是在 TON 生态系中,所以我很好奇你们在亚洲的策略是什么?
Marco:Telegram 的最佳市场就是针对这些开发者,亚太地区有两个重点,1. 这裏有很多的鲸鱼和很多对加密感兴趣的用户,对这些人来说,提供流动性就像一门生意,这很重要如果没有流动性,就不能做事,这很重要,DeFi 需要很大的流动性。
再来,就是如何创在激励来创造这种流动性,这是自然活动而自然活动来自于用户,但这些用户对 DeFi 感兴趣吗?其实没有!所以需要的是抽象层,例如让用户来玩游戏,但这游戏的背后利用的是 DeFi。这些游戏是谁开发的,是 Mini App 是微信开发者!
微信开发者他们知道要怎么吸引用户进来,他们知道怎么从中赚钱,所以亚洲非常重要。而 TON 和 Telegram 今年进军美国市场,过去他们不能用钱包,而现在进入了,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事是「美国人其实不是很会经营 Mini App 生意」,所以我们认为中国或亚太市场才是重中之重!
2025~2026 TAC 重要计画及展望
动区:怎么使用 TON 生态用户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问题,毕竟在 21 或 22 年时我们也听到很多人提到 Telegram 的数亿用户,因此想请 TAC 分享你们在 2025~2026 年的计画。
Marco:我们的主网会上线,我相信我们的速度很快!我们在二月推出了测试网,主网也上线了。我们不需要做大量测试,因为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就像 Cosmos EVM 一样有了 Polygon Proof for Stake 以来就有 Cosmos 链了。我们用的都是经过很多实战考验的东西。
最后 Marco 也用中文和我们的读者说再见:你好,我是 Marco,TAC 的共同创办人,一起构建 DeFi 的未来!
(专访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