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在 2025 年夏天爆发史上最激烈的 AI 挖角战,祕密名单点燃「亿万薪资」的人资竞赛。
(前情提要:Meta狂抢AI人才,祖克伯喊「年薪破亿美元」;Sam Altman酸:买不到最好员工 )
(背景补充:OpenAI 传将推 AI 版 Office 办公软体,与微软、Google 正面交锋 )
本文目录
- 「The List」点燃薪资天花板
- 祖克柏亲自出马的挖角剧
- 部落知识、连锁跳槽
- 研究自由比钞票更诱人?
这个夏天,美国硅谷的空气嗅得出钞票的油墨味,从帕洛阿尔托到旧金山,101 公路沿线正被热浪灼烧,科技公司办公室冷气开到最强,依旧压不住人资部门的焦躁,因为硅谷正进入罕见的 AI 人才全面「开火」状态。
「The List」点燃薪资天花板
一份被称作「The List」的祕密名单在加密聊天群中疯传。
这份名单不到百人,多来自 MIT、CMU、UCB,专攻语音辨识、机器学习、生成式 AI。
外界将他们视为比先进晶片更稀缺的战略资产,行情迅速失控:中阶工程师年薪 35 万美元起跳,顶尖研究员超过 50 万美元,签约金传出破 1 亿美元。根据经济时报 6 月报导,这波抢人潮把薪资天花板推到前所未见的高度,真的高到很吓人。
祖克柏亲自出马的挖角剧
Meta 执行长祖克柏不再待在会议室,他为了打造「超级智慧实验室」的根底,他亲自整理「The List」,再开启「Recruiting Party ?」聊天室来拉线找人。
湖边别墅里,研究员一边烤棉花糖,一边听他说明 AGI 蓝图,聚会结束就收到美金八位数的 offer。
Meta 今年在 AI 的资本支出估计 700 亿美元,根据 GetCoAI 6 月报导,花这么多钱的首要用途就是「买时间、买人才」。
Meta 进一步斥资 140 亿美元取得 Scale AI 近半股权,邀请 28 岁执行长 Alexandr Wang 掌管研究,让招募与投资一气呵成。
延伸阅读:Meta狂抢AI人才,祖克伯喊「年薪破亿美元」;Sam Altman酸:买不到最好员工
部落知识、连锁跳槽
AI 的顶尖研究员彼此熟识,演算法细节与超参数心得被内部称为「部落知识」,难以透过文件转移,只能随人员流动而带进新公司。
这些大厂的挖角,就呈现小团体的模式移动,例如 OpenAI Sora 团队成员 Bill Peebles 与 Tim Brooks 前脚更新 LinkedIn,后脚就一起出现在 Sunnyvale。OpenAI 立即重启薪酬谈判试图堵死墙角。
Sam Altman 公开表示:
「用一亿美元挖我们的人?
很遗憾,你还得再努力。」
《华尔街日报》 7 月 1 日披露,Meta 两週内还是挖走了八名 OpenAI 员工,对比资金有限的新创公司来说,一位博士级研究员的年薪,就能吃掉整轮募资。
这是大厂的 show time,新创只能在旁眼巴巴地看,或是等自己也被挖走。
研究自由比钞票更诱人?
钞票满天飞的同时,不少研究员更看重研究自由与「未解问题」的吸引力。
像是 Berkeley 教授 Alexei Efros 就算是业界良心,常提醒学生,工作的目标是解开「酷炫、重要、尚未被解答的谜题」,这句话在硅谷成为一种行动守则:只有握有海量算力与数据的公司,才能给出足够舞台,这种舞台吸引着某类型特质的研究员。
像是语音识别曾被认为是 AI 的死胡同,如今借助深度学习重返业界焦点,就是最佳例证。对许多研究员来说,能同时操控上千张 H100、快速验证假设,比任何股票期权更具吸引力。这很能理解,一但人类掌握了核弹的威力,就无法回去拿着长茅战斗了。
自 2025 年夏起,博士级研究员身价被推向亿个小目标。Meta 砸钱、Google 抱团、OpenAI 抗衡,硅谷的紧张感在深夜灯火里持续升温。
金钱能买到短期胜利,但真正塑造 AI 未来的,仍是那些愿意挑战未解问题的头脑,超级智慧的时代,就在一次次跳槽间悄悄被描绘出来。